Raymarine品牌大使贾兹·特纳(azz Turner)分享了她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她是首位完成英国与爱尔兰单人、不间断、无协助环绕航行的女性,同时也是首位达成这一成就的残疾女性,整个航行耗时28 天1小时。
6月2日12点30分,我从布莱顿码头出发,尝试成为第一位独自完成英国和爱尔兰环游的女性以及第位独自完成这一壮举的残疾人。随着支援船只渐渐驶离,人群也被我远远抛在身后,周遭慢慢只剩下我和内心的恐惧。但同时,一种强烈的平静感也油然而生:毕竟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们终于要开启这段征程了。
为了向前航行,我顶着强劲的西南风出发,不得不进行迎风换舷操作。随着风力逐渐增强,我在一次换舷时时机没把握好,导致绞盘手柄掉落,砸坏了海图仪的屏幕。海图仪虽然还能使用,但从那以后就变得怕沾水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情况, -- 毕竟我接下来可能要在海上待上整整8周。也就在那一刻,我满脑子只剩一个念头:我这是在干什么?
我的第一周充斥着各种故障:先是海图仪出问题,接着是电子罗盘“故障,随后是水箱出现状况,最后连窗户都开始漏水了。到了第五天,当我抵达法尔茅斯“附近的第一个锚地时,已经疲惫不堪,情绪也低落到了极点。
在锚地停留的这段时间,我得以调整状态、补充燃油,同时尽我所能进行维修。到了第七天,横渡至爱尔兰的天气窗口期终于出现,我早已迫不及待想要再次出发。这次横渡让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远海航行的滋味 --目之所及空无一物,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切的自由。饿了就吃,累了就睡,航行从未停歇,时间的流逝也变得不再真切。
在第11天经过法斯内特角,对我而言是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三年前我刚开始接触帆船运动时,有人告诉我,像我这样有残疾的人是不可能参加法斯内特帆船赛的。因此,如今能驶过法斯内特角,而且是以单人航行这种难度更高的方式完成,这仿佛是第一次印证:或许我真的能做到这件事。这天也标志着风向首次转为顺风,这意味着我沿西海岸航行的速度大幅加快。第14天我抵达了圣基尔达岛。,此时已航行1200 海里,标志着航程过半。
在锚地短暂停留休整、补充燃油后,我继续向北航行,前往设得兰群岛。。第19天当不列颠群岛的最北端 --马克尔弗拉加岛出现在视野中时,我情绪激动难抑,心中交织着纯粹的难以置信与兴奋 --比竟我已航行到了这里。这意味着从那时起,剩下的航程都将朝南,我离家乡也越来越近。
沿东海岸南下这段航程,是全程变化最大的一段:海上船只数量急剧增多,航行操作也变得愈发复杂。有时我感觉自己在走迷宫 -- 在石油钻塔、风力发电场和油轮之间绕来绕去。北海在强风作用下,掀起了短而急促的碎浪,在这样的浪况中航行格外颠簸难受。这一切都意味着,我几乎没怎么睡过安稳
觉。
正是在驶过费利克斯托和多佛尔的这段航程中,整个旅程险些就此终结。为避开强劲的潮汐,我选择户近岸方向迎风换舷,却因太过疲惫睡着,不慎让船在福克斯通港外搁浅。我最初的想法只有恐慌-担心船被我毁了,担心眼看就要到家,一切却就此结束。当确认船只没有严重损坏后,我便开始与海岸警卫队、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RNLI)以及岸上团队一同制定应对方案。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我将尝试独自让船重新浮起:用两个锚 -- 一个固定在船头外侧,一个固定在船尾外侧 -- 趁着涨潮时将船拉到更深的水域。听起来简单,但拖着两个各重 10 公斤的锚,在礁石上跋涉 40 米,过程异常艰难。好在方案最终成功了,我顺利让船重新浮了起来,这也意味着本次挑战仍能继续。
最后 50 海里的归航之路格外煎熬。风力微弱,潮水却强劲,船行速度十分缓慢。我明明已近在咫尺,却又感觉远在天边。6月 30 日 13 时 30 分,当我驶过码头外的终点线时,那种感觉简直不可思议。而在最后这段航程中,有众多人为我前来助威,更让这一刻变得无比特别。也是在这时,我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无畏项目"(Project Fear)已然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就。
最令人欣慰的是为“纽黑文与西福德无障碍帆船运动组织”(Newhaven and Seaford Sailability)筹集到了数额惊人的善款。这些善款将帮助我支持其他残障人士接触帆船运动,同时也能为现有帆船爱好者提升航海技能提供助力。
所有人都在问:我接下来会有什么计划?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有过一些大胆的想法,比如横渡大西洋,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目前,我的首要任务是修复 我的帆船,让它和我都能得到急需的休息与悉心照料。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冒险,但现在,我还在慢慢平复这段旅程带来的一切感受!
船上设备:
Axiom 2 Pro S多功能显示器
Quantum雷达
AIS700 B类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LIGHTHOUSE 海图